小香菇撐起鄉村振興“致富傘”——景泰縣積極培育香菇產業助力鄉村振興特寫
編輯:王軍 信息來源: 西e網—白銀新聞網發布時間:2022-5-18
走近景泰縣漫水灘鄉東壩村,干凈通暢的鄉村公路連接起一個個干凈整潔的美麗庭院,以前的柴草堆、家禽圈、空閑地變成了集日光溫室大棚、菌類種植、特色林果、高原夏菜等有特色、有亮點的庭院經濟。
近年來,景泰縣漫水灘鄉東壩村把發展庭院經濟與鄉村振興相結合,積極引導農戶利用房前屋后的空地建設溫室大棚,發展“低耗、高效、生態”的食用菌種植產業,推進香菇種植產業提檔升級,拓寬產銷對接路徑和增收渠道,加快鄉村振興步伐。
記者在東壩村的香菇大棚里看到,一排排蘑菇種植架整齊排列,一朵朵胖胖的香菇悄悄探出了圓潤的小“腦袋”,種植戶茍彩元一邊觀察著香菇的長勢一邊忙著采摘。他說:“我們種得這種香菇產量好,口感味道類似于壽鹿山那種野生蘑菇,特別香。”
對于種植香菇,茍彩元一開始是個門外漢,通過跟著技術員不斷學習,他逐漸成長為種菇能手,精于“溫光濕氣”的管理,香菇的長勢好、產量也高。茍彩元告訴記者,溫就是溫度,光就是光線,濕就是濕度,氣就是換氣,這四個方面掌握好了,香菇的形狀和顏色就比較好。
傳統的大棚因設備落后,無法滿足香菇生長的良好環境。2021年起,東壩村的香菇種植戶們對大棚進行了改造升級,能夠更好地保證全年都具備香菇生長的環境。
香菇種植戶朱寶明說:“去年冬天人進到棚里面冷得直打哆嗦,今年進來氣溫明顯升高了?,F在這個溫度比較適宜香菇生長,最好的時候我一天能摘上50公斤香菇,持續上十來天就會少一點,后期基本上每天能摘20公斤香菇,收益還不錯。”
產業興,農村興。香菇種植猶如源頭活水,既鞏固了脫貧攻堅成果,又為推進鄉村振興提供了有力抓手。據了解,東壩村計劃不斷擴大種植規模,積極引進香菇深加工項目,不斷延伸產業鏈條,提升產品附加值,把食用菌產業做活做大做強,為鄉村振興提供強有力產業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