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山深處“結窮親”——白銀監獄幫扶高灣鎮二百戶村和三百戶村紀實
編輯:王軍 信息來源: 西e網—白銀新聞網發布時間:2020-8-24
夏天的高灣,是一年中最美好的季節。
7月31日,天亮得格外早。村民們迎著晨曦、踩著露珠,高興地將成熟的西瓜采摘、裝車。下午,兩輛懸掛著“結對幫扶解難題,消費扶貧解民憂”宣傳標語的卡車,載著33365公斤西瓜駛離了三百戶村和二百戶村。
“這么熱的天,白銀監獄幫扶的人又來了,他們幫我們把西瓜賣出去了,這是我們一年里最大最重要的事了,要不然愁死我們了,他們真的太好了,今年再沒有愁事了,真的感謝他們!”
“感謝黨、感謝政府、感謝白銀監獄,他們是我們的福星,不是你們的幫助,我們不會有這么大的變化。”三百戶村黨支部書記魏民壽的話既樸實直白,又情真意切。
盛夏時節,高灣鎮瓜果飄香,生機盎然。走在二百戶和三百戶村的鄉間小路上,群眾對白銀監獄的幫扶工作好評如潮。
一直以來,白銀監獄秉持“舉全局之力,發揮監獄優勢,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理念,以高度的政治責任感,從人、財、物各方面給予大力支持,以攻城拔寨的決心投入到了這場脫貧攻堅主戰場。以優異的成績向黨和人民交上了一份滿意的答卷。
撫今追昔,整整三年、一千多個日日夜夜,白銀監獄全體人員眾志成城,動真格、動真情,在精準扶貧助農脫貧的道路上昂首闊步,走出了一條扶貧工作的康莊大道,在老百姓心中樹起了真心、真情為民的扶貧豐碑,在這方貧瘠而又神奇的土地上用如椽的巨筆描繪出了一幅扶貧工作的壯麗畫卷。
這畫卷,波瀾壯闊,絢麗多彩。
一
時光回溯到2017年8月的盛夏時節,白銀市委、市政府決定白銀監獄開始幫扶靖遠縣高灣鎮二百戶和三百戶兩個貧困村。
接到扶貧“軍令狀”的白銀監獄迅速行動,立即調整工作思路,研究工作措施,積極與新的幫扶對象靖遠縣高灣鎮進行了溝通對接。圍繞“扶貧+扶志+扶智”思路,以“一戶一策”精準脫貧計劃為抓手,不斷加強政策宣傳,引導農民轉變觀念,加快脫貧致富步伐。
在制定工作措施的同時,抽調76名幫扶干部,對接兩個貧困村227戶貧困戶,并安排三百戶村駐村第一書記兼工作隊隊長1人。從此,白銀監獄76名幫扶干部經常深入227戶貧困戶家中噓寒問暖、走訪慰問,商量脫貧對策。幫扶干部與貧困戶結下了深厚的情誼,貧困戶真正成了幫扶干部大山深處的“窮親戚”。
白銀監獄黨委書記、監獄長馬占明面對記者的采訪,他深情地說:“打贏脫貧攻堅戰、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是我黨向全國人民作出的莊嚴承諾。2017年8月,根據市委、市政府的安排部署,白銀監獄幫扶工作從景泰縣草窩灘鎮轉戰到靖遠縣高灣鎮二百戶村、三百戶村,這兩個村子都屬于干旱山區,自然條件差、資源稟賦少、經濟結構單一,群眾還是以傳統的種養業為主,生活非常困難,面對貧困群眾,我們監獄黨委高度重視,以高度的政治責任感,以人民為中心的工作導向,充分利用國家政策,通過開展送政策、法律、文化等活動,加大資金扶持力度,助力產業培育,全力開展脫貧攻堅工作。”
走在三百戶村的公路上,遠處的屈吳山在藍天下云霧繚繞,宛如仙境。該村就坐落在美麗的屈吳山腳下,這里距鎮政府10公里,屬典型的干旱山區,是高灣鎮最大的村,貧困發生率37.12%。幾十年來,一直以傳統的種養業為主,主要經濟來源為西瓜、籽瓜、玉米。
生活在這方貧瘠土地上的二百戶村地處高灣鎮北部,屬典型的干旱、半干旱山區氣候,耕地面積1.07萬畝,有效耕地面積7619畝,全村6個社、478戶2010人。村民主要以種植硒砂瓜為主,兼種葫蘆、美葵、玉米、胡麻等作物。
一直以來,靖遠縣高灣鎮三百戶村和二百戶村因“三最”而遠近聞名——這里石頭最多、雨水最少、經濟最差。大自然留給三百戶村和二百戶村村民的,除了大山還是大山。十年九旱、土地貧瘠、交通不便、信息不靈、貧窮落后是對兩個村最真實的生動寫照。勤勞樸實的人民群眾盡管“啃盡山上土,種遍石頭田”,但是,還是甩不掉壓在頭上沉甸甸的貧困帽子。
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黨的十八大以來,黨的富民政策如春雨滋潤著廣袤的桑田沃野,如春風吹遍了這里的山山嶺嶺。為廣大的農村、農民、農業帶來了新的生機與活力。白銀監獄在高灣鎮的扶貧工作中,把宣講政策作為重要的扶貧工作記在心上、抓在手上、落到實處。監獄領導先后6次進村入戶,組織22批400余人次在農家院落、田間地頭,與廣大人民群眾促膝交談,宣講黨的富民政策,把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全會精神讓群眾學會、學懂,入腦、入心,幫助群眾正確理解國家的大政方針。
地處偏僻,經濟基礎薄弱,交通不便、信息閉塞、思想落后,既是村民們落后的痛點,也是扶貧攻堅的難點。白銀監獄幫扶人員為貧困群眾帶來了先進理念、致富真經。幫助他們想辦法、出點子、找出路、摘窮帽,讓群眾進一步樹立了戰勝貧困的堅定信念,讓老百姓對過上好日子有了盼頭,更有了勁頭。
既要當好國家大政方針的宣傳員,又要當好助農脫貧的先行者。監獄先后多次組織幫扶干部走出辦公室,來到人民群眾中間,積極與幫扶農戶溝通交流,了解脫貧致富情況,按照“四個不摘”的工作要求,進一步修訂完善“一戶一策”精準脫貧計劃。他們以產業培育為重點,以國家的政策為東風,搶抓機遇,充分運用好國家危房改造、易地搬遷、資金支持、科技支撐、教育醫療等各方面扶持政策,大力發展瓜類種植等傳統產業,拓展畜牧養殖、玉米種植等經濟作物種植面積,協助兩村培育壯大集體經濟,帶動產業發展。
二
面對白銀監獄的扶貧工作,黨委委員、政治處主任、分管脫貧攻堅工作的張雄如數家珍:2017年以來,白銀監獄共投入扶貧資金84.63萬元,為群眾購買生活用品、生產資料,資助貧困子女入學、慰問貧困戶、老黨員、項目建設、黨建創業互助資金、護坡工程、道路拓寬、修建農民講習所等得民心、順民意、惠民生的實事好事,贏得了群眾的稱贊。
扶貧路上黨旗紅。白銀監獄向二百戶村和三百戶村提供黨群創業互助資金10萬元。每年堅持開展農資幫扶助增收、“金秋助學”、重大節日走訪慰問等活動,將廣大監獄全體人員的關心和幫助送到幫扶群眾的手中,讓貧困戶真正感受到黨的溫暖。
每年在春寒料峭的日子里,白銀監獄領導和幫扶人員總是帶著對貧困戶的牽掛,走訪了解春耕、備耕情況。當他們看到農民缺農藥、化肥、種子時,大家總是想方設法幫助農民購買春耕生產資料。對人民群眾的關心與幫助,就像一場及時雨,滋潤著老百姓的心田。
走出大山,走出貧困,是二百戶和三百戶村村民最大的夢想。這里的孩子努力學習,用知識改變命運是他們的心愿。但是,考上了大學,貧困戶家庭學生上大學的學費就像一塊石頭壓得家長們喘不過氣來。白銀監獄領導了解情況后作出決定:向考上二本以上的每位學生資助1000元,把扶貧先“扶智”落到實處。
2017年的深秋時節,秋風蕭瑟,落葉飄零。白銀監獄人員深入二百戶村和三百戶村,看到二百戶村小學大門距離公路較近,學生上學和放學存在安全隱患,而且院內殘垣斷壁,殘破荒涼。改善學校面貌成了村民和全體師生的最大念想。對此,監獄人員經過充分調研后,決定投資21萬元維修學校。經過一個月的緊張施工,村民和學生看到煥然一新的學校,他們高興地奔走相告,一片歡騰。
2019年6月,三百戶和二百戶村西瓜花繁果碩,玉米地一望無垠,放眼望去,這里處處孕育著豐收的希望。但是,村干部和村民們高興不起來,他們看著被去年雨水沖刷的道路護坡殘缺不全,面目全非。又想到今年夏天即將來臨,路面的安全又面臨著嚴峻考驗時,他們心急如焚,不知如何是好。監獄領導在進村入戶時了解到這一情況后,及時召開黨委會議,研究決定投資30萬元分別維修二百戶村村委會護坡和三百戶村趙北灣社道路護坡。得知這一好消息的村干部和村民們緊鎖的眉頭終于舒展了,他們露出了燦爛的笑容。
扶貧先扶智,為了幫助農民提高文化知識,學習掌握國家的大政方針和農業生產技術,監獄領導在經過充分調研的基礎上,投資15萬元幫助三百戶村修建了農民講習所,這里成了農民提高文化素質,獲取知識的樂園。
三
白銀監獄的幫扶工作,單位在幫,個人也在行動。大家把心血與汗水,把關懷與真情灑在了這片貧瘠的土地上。
幫扶工作來不得半點虛假,大家要帶著真情實意幫,要帶著對人民群眾的深厚感情幫,要真正把群眾當親人,把自己不要當“外人”,要轉變身份,融入群眾生活,真正成為鄉親們的“親戚”和“自家人”。多年來,白銀監獄的幫扶人員每一次來到貧困戶家中,總是帶著生活用品看望他們,把幫扶人員對人民群眾的關懷與溫暖送到了貧困戶的心坎上。
趙治峰是關進武聯系的貧困戶。得知趙治峰身體有病后,關進武在職工醫院跑前跑后找大夫、辦手續,就像對待親人一樣關心著趙治峰的健康狀況。趙治福西瓜賣不出去,關進武知道后,到處找販賣西瓜的生意人,將趙治福的西瓜銷出去。今年,趙治福得知關進武又來到了他們村莊時,正在田地里忙碌的趙治福愛人高興地一路小跑,回家準備給關進武做飯吃。
貧困戶楊興豹家的粉條無法銷售,王建榮得知后立即從互聯網上想方設法幫其打開了銷路……
五保戶黑富雙目失明。李強副監獄長每次入戶都會為黑富帶些衣物、現金等生活用品,每次不空手。
白銀監獄黨委書記、監獄長馬占明表示,沒有比人更高的山,沒有比腳更長的路,我們有信心、有決心,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匯聚起脫貧攻堅的強大力量,讓老百姓的日子越過越紅火,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而努力奮斗。
幫扶答卷成績如何,老百姓是閱卷人,群眾最有發言權。
2020年1月13日,白銀大地天寒地凍。
“您好,馬監獄長,今天,我們代表全村百姓特意前來向白銀監獄送來這面錦旗,表達對白銀監獄和幫扶民警的真誠感謝……”“天寒路遠,你們專程來送錦旗,讓我們很是感動……”這是高灣鎮黨委委員、武裝部部長蘇其斌帶領部分村鎮干部來到白銀監獄,把一面繡有“心系百姓送溫暖,真情幫扶促發展”的錦旗送到了白銀監獄黨委書記、監獄長馬占明手里時的感人鏡頭。這面錦旗蘊含著濃濃的幫扶情,深深的感恩意。
金杯銀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群眾說好才是真的好。“哎呀!監獄這幾年給我們村上投資了幾十萬元,給我們買生活用品、買化肥、買種籽,還資助考上學的娃娃們,幫我們的太多了,太感謝他們了。”一說到監獄的幫扶工作,群眾總是爭先恐后、異口同聲地表示感謝。
艱辛的付出,得到了豐厚的回報。2015年和2016年白銀監獄被省委授予全省扶貧工作“民心獎”“組織獎”。2017年和2018年被白銀市評為脫貧攻堅幫扶先進集體。2017年至2019年,仲會斌被靖遠縣扶貧辦考核為優秀。
白銀監獄在扶貧的道路上昂首闊步,再出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