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de id="zxess"><dd id="zxess"></dd></code>
<table id="zxess"><strike id="zxess"></strike></table>

<td id="zxess"><option id="zxess"></option></td>

<track id="zxess"><del id="zxess"></del></track>
<pre id="zxess"><strike id="zxess"></strike></pre>
    1
    2
    位置:西E網首頁 > > 【十九大時光.脫貧攻堅】白銀市委決不讓困難群眾在小康路上掉隊

    【十九大時光.脫貧攻堅】白銀市委決不讓困難群眾在小康路上掉隊

    編輯:王軍      信息來源: 白銀新聞公眾號發布時間:2017-10-20

      導讀: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市把脫貧攻堅作為最大的政治任務和一號工程,聚焦最困難的地方,緊盯最困難的人群,扭住最急需解決的問題,發揚“釘釘子”精神,用足“繡花”功夫,以超常舉措解決深度貧困,打響了脫貧攻堅這場硬仗,不讓一個貧困群眾在全面小康路上掉隊。

      剛一見到平川區復興鄉川口村夏家臺社農民夏有仁,他便帶記者參觀了新安裝的太陽能。夏有仁說他家的太陽能是由當地一家民營企業無償捐贈的,而且是全村首批裝上太陽能的住戶。

      平川區復興鄉川口村夏家臺社農民  夏有仁:“確實根本沒想到我能把太陽能用上的,現在洗澡,洗臉,刷牙洗菜,確實好。以前就根本沒見過。”

      原來,在這之前,跟夏有仁一樣,川口村的好多農戶都一直居住在窯洞里,近些年,在精準扶貧好政策的支持和社會力量的幫扶下,他們的生產生活條件都有了很大的改觀。

      平川區復興鄉川口村夏家臺社農民  夏有仁:“確實變化大,原先是窯洞,現在你看磚瓦房都蓋上了,太陽能都安上了,變化確實大。路也通了,原先架子車走著,現在汽車都能上來了。”

      為了確保像夏有仁這樣的貧困戶盡快脫貧,我市開展了“千企幫千村”活動,全市2家商會、98家企業幫扶100個貧困村,通過產業、電商、項目、商貿、就業、捐贈等扶貧形式,改善貧困村生產生活條件,幫助群眾脫貧致富。

      平川區復興鄉川口村羊山臺社農民  李登弟:“以前是挨餓受凍還穿不暖,吃不飽?,F在不但吃的飽,而且還吃得好,各方面都好的很。”

      會寧縣漢岔鎮陰山村紹坪社農民  成浩杰:“現在精準扶貧最大的好處就是人都富起來了,交通方便了,自己也能買上小車了,各方面生活條件提高了。”

      一人難挑千斤擔,眾人能移萬重山。目前,全市已形成專項扶貧、行業扶貧、社會扶貧等多種模式互為支撐的大扶貧格局。共有297個駐村幫扶工作隊的1296名駐村幫扶工作隊員對口幫扶297個建檔立卡貧困村的18.23萬貧困人口。

      會寧縣漢岔鎮黨委書記  王國兵:“給我的感覺就是最近幾年,基礎條件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再一個就是通過,咱們政府政策的幫扶。在富民產業的培育上,也起到了很好的助推作用,老百姓的住房就醫上學等等的困難基本得到了很好的解決。”

      十八大以來,全市持續加大專項扶貧投入,5年共投入資金12.88億元。已實現所有行政村硬化路、所有自然村動力電和村衛生室標準化建設全覆蓋,全市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7623元,增長7.9%。全市貧困人口下降到18.23萬人,貧困發生率下降到13.52%,脫貧攻堅取得了階段性成效。

      平川區復興鄉川口村夏家臺社農民  夏有仁:“我希望社會和政府的幫助下,到2020年能奔上小康的幸福生活。”

    信息產業部備案號 隴ICP備10200311號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6201021|中國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自律公約 版權所有:中共白銀市委網信辦
    西e網運營維護:西e網IDC中心技術支持:西e網技術服務中心 白銀鴻途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未經本站許可不得建立鏡像連接,相關權益受法律保護。
    久久久精品